导航
EN

汽车辅助技术专业名词汇总(上)

发布时间: 2024-12-10 17:31:11 作者: 防抱死刹车系统(ABS)
详细介绍
Detailed introduction

  ,如果是后驱动轮打滑,车辆容易甩尾,如果是前驱动打滑,车辆方向容易失控。有ASR时,汽车在加速时就不会有或能够减轻此现状。在转弯时,如果发生驱动轮打滑会导致整个车辆向一侧偏移,当有ASR时就会使车辆沿着正确的路线转向。

  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管理系统是车辆新型的主动安全系统,是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管理系统功能的进一步扩展,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车辆转向行驶时横摆率传感器、侧向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通过ECU控制前后、左右车轮的驱动力和制动力,确保车辆行驶的侧向稳定性。

  该系统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和执行器三大部分所组成,通过电子控制单元监控汽车运作时的状态,对车辆的发动机及制动系统来进行干预控制。典型的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管理系统在传感器上最重要的包含4个轮速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侧向加速度传感器、横摆角速度传感器、制动主缸压力传感器等,执行部分则包括传统制动系统(真空助力器、管路和制动器)、液压调节器等,电子控制单元与发动机管理系统联动,可对发动机动力输出进行干预和调整。

  这套系统主要对车辆纵向和横向稳定性来控制,保证车辆按照驾驶员的意识行驶。电子稳定控制管理系统的基础是ABS制动防抱死功能,该系统在汽车制动情况下轮胎即将抱死时,一秒内连续制动上百次,有点类似于机械式“点刹”。如此一来,在车辆全力制动时,轮胎依然能够保证滚动,滚动摩擦的效果比抱死后的滑动摩擦效果好,且能控制车辆行驶方向。

  另一方面该系统会与发动机ECU协同工作,当驱动轮打滑时通过对比各个车轮的转速,电子系统判断出驱动轮是否打滑,立刻自动减少节气门进气量,降低发动机转速由此减少动力输出,对打滑的驱动轮进行制动。这样便能够大大减少打滑并保持轮胎与地面抓地力之间最合适的动力输出,此时无论怎么给油,驱动轮都不可能会发生打滑现象。

  ESP的全称是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我们常称之为车身稳定控制管理系统。是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牵引力控制管理系统(TCS)功能的进一步扩展,也是属于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一部分。

  车身稳定控制系统有很多不同的称呼,本田叫VSA、丰田叫VDIM、通用(国产车型)叫ESC等,虽然叫法不同,但原理都是差不多一致的。

  ESP主要由传感器、执行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三大部分所组成,传感器一般来说包括轮速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侧向加速度传感器、横摆角速度传感器、制动主缸压力传感器等。

  执行器一般来说包括传统制动系统(真空助力器、管路和制动器)、液压调节器等,而电子控制单元与发动机管理系统联动,可对发动机动力输出进行干预和调整。

  DPF,即颗粒捕集器,它其实就是一个过滤颗粒物的大滤芯,它把发动机产生的所有黑烟等杂质全部收集,以此来降低了颗粒物的排放。

  DPF再生:这些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不像人民币攒的越多越好,它只会带来问题,所以DPF会自己想办法摆脱它们——把这些收集到的黑烟通过排气加热的方式烧掉,这样的一个过程叫做DPF再生。再生后的滤芯又能保持通畅,这样就不会因为堵塞而影响发动机性能了。

  DPF再生的方法分为自动再生和原地再生。自动再生:发动机运行到中负荷时自动执行,例如跑高速,跑省道时发动机都会执行自动再生,执行时有高温灯提示(再生需要消耗燃油来提高温度)。原地再生:例如在城市、堵车等低速低负荷工况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司机停车后扳动车上的再生按钮来执行再生。通常当再生指示灯点亮后就可以执行原地再生。

  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器单元,又称为汽车的“行车电脑”,它们的用途就是控制汽车的行驶状态和实现其各种功能。主要是利用各种传感器、总线的数据采集与交换,来判断车辆状态和司机的意图并通过执行器来操控汽车。

  现如今ECU慢慢的变成了汽车上最常见的部件之一,依据功能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不同的类型。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种ECU:

  EMS(Engine Mangement System)发动机管理系统,应用在包括汽油机PFI(如上图)、GDI,柴油机,混合动力系统等,主要控制发动机的喷油、点火、扭矩分配等功能。

  TCU(Transmision Control Unit)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常用于AMT、AT、DCT、CVT等自动变速器中,根据车辆的驾驶状态采用不一样的档位策略。

  BCM(Body Control Module)车身控制模块,主要控制车身电器,比如整车灯具、雨刮、洗涤、门锁、电动窗、天窗、电动后视镜、遥控等。

  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顾名思义这个控制器是专门针对配备有动力电池的电动车或者混合动力车准备的。基本功能就为了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延长电池的常规使用的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

  VCU(Vehicle Control Unit)整车控制器,用于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总成控制器,负责协调发动机、驱动电机、变速箱、动力电池等各部件的工作,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动力性、安全性并降低排放污染。

  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就是废气再循环系统。它的最大的作用是:使从气缸盖的排气口排出的部分废气再循环回到进气歧管,与混合气一起进入燃烧室以降低燃烧温度,由此减少nox的生成量,最终减少对大气的污染。EGR系统的任务就是使废气的再循环量在每一个工作点都达到最佳状况,从而使燃烧过程始终处于最理想的情况,最终保证排放物中的污染成份最低。

  废气再循环系统由ecr阀、egr真空控制阀、egr控制电磁阀、控制器(ecm/pcm)和egr阀提升传感器等组成。废气再循环系统和三元催化剂配合,能使排放污染气体中的nox含量得到一定效果地降低。

  汽车安全系统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LDWS),它主要是由红外传感器、数据传输总线、行车电脑、座椅振动器组成的。

  当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在没打转向灯的情况下偏离本车行驶车道,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压线和越线,安装在前保险杠下部一侧的3个红外传感器,会感知道这一情况,并通过数据总线传输到行车电脑内。行车电脑在收到信号后,会根据当前的行驶状态,向安装在驾驶员一侧座椅下的振动传感器发出震动指令,以便提醒驾驶员一侧的车轮已经偏离车道了。

  在基于汽车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中,LDW系统主要是利用机器视觉或红外传感器来检测车道标识的位置。而按照传感器的安装方法又可分为俯视系统和前视系统。前视系统能利用更多的道路信息,在没有道路标识的道路上也能够正常的使用。其坏因就是用来定位车辆横向位置的一些图像特征点可能被其他车辆或行人干扰。

  LDWS提供智能的车道偏离预警,在无意识(驾驶员未打转向灯)偏离原车道时,能在偏离车道0.5秒之前发出警报,为驾驶员提供更多的反应时间,大幅度减少了因车道偏离引发的碰撞事故,此外,使用LDWS还能纠正驾驶员不打转向灯的习惯,该系统其基本功能是辅助过度疲劳或长时间单调驾驶引发的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在于能够最终靠驾驶座椅的某一侧的振动,告知驾驶员车辆的一侧已经处于压线或越线的状态,从而避免危险的发生。

  通过安装在车内挡风玻璃上的摄像头,采集分析行车道路线,当车辆偏离车道时(无意识:不打转向灯偏道),系统提前0.5-1秒钟发出警报,辅助驾驶员纠正方向,主动避免汽车发生侧撞、侧翻等交通事故。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属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中的一种。它可以在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的基础上对刹车的控制协调装置来控制。对车辆行驶时借助一个摄像头识别行驶车道的标识线将车辆保持在车道上提供支持。

  如果车辆接近识别到的标记线并可能脱离行驶车道,那么会通过方向盘的振动,或者是声音来提请驾驶员注意。如果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识别到本车道两侧的标记线,那么系统处于待命状态。这通过组合仪表盘中的绿色指示灯显示。

  当系统处于待命状态下,如果在跃过标记线前打了转向灯,警告信号就会被屏蔽,认定驾驶员为有意识地换道。目前该系统主要使用在于结构化的道路上,如高速公路和路面条件较好(车道线清晰)的公路上行驶。当车速达到65km/h或以上才开始运行。

  AEB是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的缩写,就是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装备了这一系统的车辆会在车辆遇到突发情况时,视情况发出预警或是采取不同程度的制动,以至于完全刹停,以此来避免事故发生或是降低事故损失,来提升汽车安全性。

  AEB系统采用雷达测出与前车或者障碍物的距离,然后利用数据分析模块将测出的距离与警报距离、安全距离作比较,小于警报距离时就进行警报提示,而小于安全距离时即使在驾驶员没有来得及踩制动踏板的情况下,AEB系统也会启动,使汽车自动制动,从而为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有研究数据表明,装备了AEB可减少27%的事故发生率,其中追尾减少率为38%,并能明显减少事故伤亡。也正是因此,各国都越发重视AEB的研发和装车。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于2013年年底正式将AEB纳入测试项目,欧洲的E-NCAP和美国交通运输部(NHTSA)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将AEB纳入测试项目。中国在这一领域法规相对滞后,C-NCAP于2018版测试项目中正式加入对AEB的测试。

  人机交互系统,英文简称是HMI,即Human Machine Interface,泛指所有的工控类人机界面,车载属于其中的一个分支。汽车人机交互系统(以下简称车载系统)被视为“下一个”大市场之一。在经历了自iPhone对于手机系统和交互方式的革命以后,几乎一切电子相关设备,从电视,到电脑,乃至照相机,都在进行类似的革命。车载系统的陈旧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

  人机交互系统是伴着计算机的诞生就发展起来的。在现代和未来的社会里,只要有人利用通信、计算机等信息处理技术,为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进行活动时,人机交互都是永恒的主题。鉴于它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研究怎么样实现自然、便利和无所不在的人机交互,是现代信息技术。

  一、导航软件:车载导航在很早之前就已出现,但由于导航不精准、功能较少以及升级麻烦等原因,逐渐被手机所替代。目前车载导航系统共有分为两种,一种为品牌自带导航,另一种则是基于手机导航软件所定制的车载导航。总体而言,前者的体验感较差,后者较好。

  二、语音识别:语音识别目前的发展较为迅速,在无网络情况下能支持电台、空调等功能,而当有网络后,还可支持导航目的地搜索、查找餐厅以及查询股票等功能。尽管在一些细节功能上不一样,但功能大多大差不差,基本都能满足日常的基本使用。

  三、流量:手机功能尽管很丰富,但没有流量,也就是一块板砖,车机系统也同样如此。许多人在购车时只看到了互联系统强大的功能,但很少会想到它的流量情况。从目前来看,大多数车企的流量政策均是每月赠送一定数额或者前两年免费。前者的流量大多有限,对于喜欢在线听音乐的车主,一般没几天就能用完。后者自然不用说,到了时间要么不用,那么只能花钱买。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流量相比于三大运营商而言要更贵一些。